-
-
研究揭示中喜马拉雅的鸟类垂直梯度格局
群落如何构建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和根本问题,近年来整合功能性状和谱系信息的研究为群落构建的生态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珠峰是世界之巅,保护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极高山生态系统,被列...
2021-08-09
-
-
研究揭示高级氧化法降解控疫污染物三氯生的机制
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玩具以及洗手液、牙膏等个人护理用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蔓延,洗手液、消毒剂和广谱抗菌药物等含有三氯生的控疫化学品和药品的应...
2021-08-03
-
-
研究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红壤粘土矿物演替与磷素固定的影响机制
近期,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陶亮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蒋瑀霁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刘冬特任研究员联合开展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取得了新进展,揭...
2021-07-28
-
-
电催化活性位点原位屏蔽测试法揭示双核协同催化制氢机理
省科学院测试分析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新技术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下称光电团队)在电催化原位表征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催化原位屏蔽测试方法用于...
2021-07-21
-
-
研究提出多移动机器人安全优先多层运动控制方法
对于各种交通运输、需要搬运或取物的物流仓储、服务等领域移动机器人已成为研究热点,移动机器人在空间内可自主移动,具有绝对的灵活性。随着视觉、5G 通信、AI等智能技术的发展,移...
2021-07-16
-
-
人体余热发电将走进您的生活——研究开发新型可穿戴智能传感器
可穿戴柔性传感器以人为本,可以系统而有效地监测人体身体健康状态、人体运动模式等预防疾病。不同于传统的刚性传感器,可穿戴智能传感器除了必须满足高灵敏度及耐疲劳的要求之外,还...
2021-07-15
-
-
广东省科学院:“利益捆绑”机制打通成果转化“高速路”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叶青 日期/2021-07-1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所首席科学家周成虎所研发的...
2021-07-13
-
-
研究提出复合约束环境下机器人的实时运动控制方法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其应用领域的拓展,柔性制造、人机协作已成为机器人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机器人的部署过程中,如何适应快速变换的工作场景、任务以及动态障碍已成为机器人运动控...
2021-07-12
-
-
研究团队揭示CoMo2S4电解水制氢新机理
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新技术室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光电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价格低廉的催化材料CoMo2S4,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
2021-07-02
-
-
省科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7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省科学院党委把组织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直播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
2021-07-01
-
-
助力“碧水保卫战”——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复合纤维素纤维
目前全球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严重威胁。据统计报道,全球仍有8亿人缺乏水源净化装置,水处理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外,抗生素滥用使水体中的致病菌出现抗生...
2021-06-29
-
-
科研人员支招如何实现“青山”、“绿水”、“降温”的共赢
近期,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苏泳娴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人员,发现了森林“保耗水”和“增降温”效应的关联机制,相关系列成果发表在...
2021-06-21
-
-
研究揭示异麦芽酮糖高效绿色合成及其功能性
异麦芽酮糖(Isomaltulose)是甘蔗、蜂蜜等产品中发现的一种天然二糖。异麦芽酮糖具有优异的遮蔽异味、平衡食品风味特性,并且具有低升糖指数、低胰岛素指数、持续提供能量、抑制脂肪...
2021-06-17
-
-
研究揭示广东沿海鸭科水鸟种群历史动态
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车先丽博士在合作导师邹发生研究员指导下,开展了广东沿海湿地鸭科水鸟历史动态的研究,发现与历史相比,近期(2010年后)广东沿海的鸭科水鸟的群落谱系结构(phyl...
2021-06-16
-
-
研究揭示第二相颗粒对高Mn节镍奥氏体耐热钢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机制
高Mn节镍奥氏体耐热钢是Cr-Ni系奥氏体耐热钢的理想替代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Ni元素用量。但如何有效解决高Mn含量导致的奥氏体耐热钢抗氧化恶化现象是突破其高温应用限制...
202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