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省科学院土壤环境所揭示污染场地苯胺生物降解机制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1-03-15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以下简称“土壤环境所”)孙蔚旻研究员团队在污染场地苯胺生物降解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污染场地复杂环境中苯胺的生物修复提供指导。 

  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微生物是污染场地苯胺降解的重要驱动者,苯胺污染广泛发生在各种pH(酸性、碱性和中性)环境中,pH值是影响环境微生物代谢的重要因子,不同pH条件下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苯胺降解菌群,因此解析复杂环境下苯胺的微生物降解性具有重要意义。 

  孙蔚旻研究员团队利用稳定同位素探针(SIP)技术对不同pH污染环境苯胺降解功能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Armatimonadetes sp., Tepidisphaerales sp., Rhizobiaceae sp.为酸性环境下的苯胺降解菌;Thauera sp., Zoogloea sp., Acidovorax sp.为中性环境的苯胺降解菌;Delftia sp., Thauera sp., Nocardioides sp.为碱性环境的苯胺降解菌。这些被鉴定的苯胺降解菌属于三种污染场地的核心微生物,它们在不同pH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存在差异,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下才能发挥其代谢活性。该研究拓展了对不同pH条件下苯胺降解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污染场地复杂环境中苯胺的生物修复提供指导,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科学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该研究受到了广东省科学院先导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4807 

  (省科学院土壤环境所土壤生态修复研究团队 刘华清 / 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