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人民日报】我们在林芝“种”灵芝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4-09-02

西藏林芝,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交汇地带,高原柳枝垂叶茂,青稞田麦浪金黄。张兴文的养殖大棚里,豆瓣一样的灵芝芽,已经从储钱罐大小的菌包里钻出头来。“你看,再有个一二十天,等这些‘瓣瓣儿’长到手掌心大,白边也慢慢发褐变深,就可以采摘了。”他的眼神里满是期待。

放眼望去,100多平方米的棚子里,搭起了排排六层高的搁架,上面整齐的码放着2万包这样的灵芝菌包。林芝市科技局科技人员旦真次仁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到大,看惯了漫山遍野的菌菇,也经常去采。“但在微生物所专家来之前,我从来没想到,灵芝可以人工种植,更没想到可以这么个种法。”他感叹道。

旦真口中的“微生物所专家”,就是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科技专家们。早在1996-1999年,在广东省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合作的“西藏经济真菌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援藏项目中,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就有多位专家进藏,帮助指导西藏自治区蔬菜研究所,设计、建造了自治区第一个食用菌研发实验室和第一个食用菌栽培基地。

青藏高原深处世界屋脊,是地球的水塔,发展食用菌产业具有天然的地理、气候和生态优势。从2009年开始,在广东省科技厅和广东省科学院的支持下,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由食用菌研发中心副主任杨小兵研究员带队赴藏,启动了10年食用菌科技对口援助林芝的系列项目。2011年,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吴清平院士带领广东省食用菌行业协会代表团访问了林芝地区,对食用菌科技援藏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推动。至今,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已先后派出科技专家100余人次,多次远赴林芝地区,足迹遍及米林、波密、墨脱、察隅、易贡等广大地区。在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之际,吴清平院士率领的20多位广东专家毕生奋斗的“小菌菇”,已经在西藏“长”成了“大产业”。

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


技术突破:野生灵芝被驯化

张兴文是西藏林芝仙草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老家四川,到西藏闯荡已经20多年。要不是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们纷至沓来,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和3000多公里外的广东产生什么联系。

实际上,在遇到他之前,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们早已结识了很多西藏好友,结下了深远的援藏情缘。1996年,广东省科学院领受了省政府的科技援藏任务,选定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的食用菌方向作为援藏项目,时任研究所食用菌课题副组长的杨小兵,也随着科研队伍第一次来到西藏,负责指导搭建食用菌科研和种植平台,并参与野生菌资源考察。

90年代,在省科学院微生物所培训西藏的食用菌技术人员


“来到拉萨,才知道高原反应是什么感受。”第一个星期,杨小兵几乎都无法入睡,整晚头痛欲裂,好不容易才慢慢适应,开始在李泰辉带领下参加西藏全境的野生真菌资源调查。

正值林芝雨季,山里到处山体滑坡,前后道路都被堵塞,越野车经常要淌河行走,还要与落石抢速度。在这样的条件下,团队历经三年,共采集了数千份标本,鉴定出1千多种大型真菌。

在采集、分类标本作科研的同时,杨小兵开始专注攻关当地食用菌的栽培技术。“西藏有很多野生菌,野外生长品质参差不齐,还极易受到气候、地理条件影响。实现人工驯化、种植,才能保障稳产稳收。”

为此,杨小兵牵头,着手建造食用菌栽培基地和研发实验室。高原上水的沸点低,水蒸气只有80几度,而大型设备无法运入西藏,只能自己动手切割焊接汽油桶和铁板,自制带有微压的菌包高温灭菌装备;整个拉萨市区都找不到机械厂,就指导木匠用木材制作了无菌接种生产线;高原缺氧容易造成菇形严重畸变,就研究采用补氧换气技术……几年下来,杨小兵不仅在拉萨成功引种了香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茶树菇等内地食用菌品种,更成功驯化栽培出白鸡腿菇、多脂鳞伞等第一批西藏野生食用菌品种。

技术成熟以后,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们马不停蹄到各地搞推广,创建了在拉萨集中生产菌包,在日喀则、那曲、山南、林芝和昌都地区分散出菇的食用菌分段栽培模式,为当地培养了熊卫平、刘玉红、旺堆、强巴卓嘎、其美、白玛等一大批“带不走”的食用菌科研和生产技术人才。

如今,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牵头建设的实验室和栽培基地,已成为国家级食用菌科研试验站,人工种植的食用菌产品已遍布西藏各地市场。


传经送宝: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技术力量

在林芝市科技局,一株林芝原生桃树植在小院最中央,树干上嫁接的桃子、李子,已结出了满枝青黄的果实。“这就像吴清平院士、胡惠萍老师他们这些广东专家,不远千里来我们这里传经送宝,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了。”旦真次仁坦言,自己就是广东老师学生中的一个。

2011年,旦真来到林芝市科技局,跟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们学习食用菌的知识。“真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起;广东的老师也是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我。”

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传授灵芝种植技术


教者尽力,学者用心。从分辨、分类,到栽培、种植,一段时间下来,旦真的进步很快,再加上他对本地情况非常了解,已经可以给周围的村民作指导了。

“旦真,我们这里的菌包容易长虫子,怎么办?”“菌包里不要加糖,你们那里湿度高,雨林多,糖分多了,就招虫子。”

“旦真,我们菌包里有霉变,可咋办?”“你们那里高温高湿,菌包可能没有消毒干净,要在灭菌步骤注意。”……

旦真边学边用,去搞技术推广时,也将学到的倾囊相授,“如今,在周边各县乡,我也有很多学生啰!”他不无自豪地说。

波密嘎隆沟合作社老板嘎松罗布,参加过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组织的培训,平时一遇到难题,就给旦真打电话、发视频。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带动了周边很多村民。“家门口种植,远程有广东专家教,面前有市科技局技术员手把手指导,种起来越来越有信心了。”

“好的技术要推广开来,让更多人想种、会种,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在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广东省科学院先后多个援藏项目支持下,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林芝市科技局开展全方位“科技援藏”合作,为当地兴建食用菌菌种站及栽培示范平台,让食用菌产业化栽培的“红利”,遍及林芝广大山野河谷、田间桃林。

拿张兴文种植的本地野生品种白肉灵芝来说,白肉灵芝作为西藏独特的地理性标志产物,存在由来已久。它之所以能够从灵芝家族中分家立户并实现产业化,也是得益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几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吴清平院士当时决定通过培育本土品种解决高原栽培的菌种“卡脖子”技术难题,胡惠萍在林芝波密发现它并把它带出高原研究、李泰辉进行分类鉴定,给了它“出生证”。经过5年的精心培育,白肉灵芝从分离、菌种选育、优质菌株驯化、高原试种等一系列环节,实现从无到有,再到规模化、产业化,如今全自治区已有30多家栽培企业,年栽培量扩增至270余万袋,形成了极具规模的产业链,带动了众多藏族、汉族菇农脱贫致富。

省科学院微生物所专家开展菌种资源调查


延伸产业链:小菌菇助力大发展

从林芝市区往南走,在沿雅鲁藏布江行驶1个小时左右,一片群山环绕之中,便是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李见阳的的灵芝种植基地就在这里。

1.5亩的土地,分成三个大棚,不同的是,他的灵芝是用椴木培养,埋在地里生长的。放眼望去,一朵朵灵芝像“大号豆芽”一样在脚下整齐排布,黄中的“面庞”泛着赤红,煞是可爱。“这只是大棚里的。我在野外还有10亩林下种植的,预计今年能有个300-500斤干货的收成。”李见阳说。

灵芝种得多,好卖吗?李见阳坦言,本地消费量肯定没那么大。一部分依托旅游市场,销售给游客;还有多的,会有下游的公司来收购,进行深加工。

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就是他所说的下游企业之一。“我们是依托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科研团队和技术孵化而成的科技企业,专注于灵芝、牛肝菌、猴头菇等珍稀食药用菌功效产品研发。”公司总经理谢意珍介绍。

“林芝有环境优势,种的灵芝品质好,多糖含量是普通内地灵芝的4-5倍,灵芝三萜含量也达到普通品种120%以上;而广东有技术优势和消费市场,好东西不愁卖。”广东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队员、林芝市科技局党组成员魏远征说,借助省科学院微生物所的“科技援藏”,林芝市科技局与粤微公司对接合作,从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打响品牌入手,双方一拍即合。

2020年,粤微公司与林芝的食用菌企业签定了灵芝加工合作协议,林芝食用菌形成了从资源到菌种,从栽培到加工、品牌的产业链。这份合作协议,给张兴文、李见阳等本地农户吃了“定心丸”。

如今,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科技援藏的脚步仍在继续:研究所目前从34株野生冬虫夏草中筛选出了一株优良的菌株,已在林芝地区投产;以吴清平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研人员,仍在各自领域为粤藏合作提供科研支撑;林芝市科技局每年还会选派一批农技推广人员来到所里,参加食用菌相关技术的培训......

“灵芝可以做保健品、饮料、零食,深加工技术跟上,未来市场前景广阔。”杨小兵说,这需要在菌菇的保鲜、运输、产品研发等技术环节不断突破,也有赖于广东、西藏食用菌科研专家和广大农户们的共同努力。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贺林平 姜晓丹

原报道链接: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6305324-500005686346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