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简称“广州生物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化学生物学、感染与免疫、公共健康、科研装备研制等研究的科研机构,2006年3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个与地方共建、共管、共有的新型研发机构。
目前,生物院建有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感染与免疫中心、公共健康研究所等4个核心研究单元及药物开发中心(Pipeline)核心转化单元,同时,依托核心研究单元建成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共建)、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截止2015年8月,生物院在职职工368人,研究生286人;领域方向带头人39人,其中90%以上从海外引进(含6位非华裔科学家);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3人,国家新药创制总体专家组成员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1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外国高端专家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
生物院承担了863、973、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广东省、广州市等诸多重要的课题项目,其中国家重大研究计划6项,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A类)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装备研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项。至2015年8月,已发表论文875篇,其中SCI收录743篇,Nature系列论文9篇,Cell系列论文4篇;申请国内专利310项,其中国际专利36项、PCT26项;授权国内专利144项、国际专利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次。
生物院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药物化学二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点;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安徽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共建系、“英才班”等覆盖本、硕、博层次的教育合作。
生物院高度重视院地合作和成果产业化,努力发挥引领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作用。与广州开发区共建“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企业育成中心”;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组建“中医药生物科技产业中心”,自2013年起开始担任“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理事长单位。
生物院积极务实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成功举办了8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学者到会作报告,该论坛已成为广州留交会的年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