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南方》杂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3-06-09

《南方》杂志 2023年第11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面对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形势,作为科技创新大省的广东如何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本期圆桌论坛邀请科技领域代表分享前瞻性观点。

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

  《南方》杂志: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作保障。自2015年重组以来,省科学院提出要打造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在这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廖兵: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指出,要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省委、省政府对省科学院的定位是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为此,我们提出“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的发展战略,初步构建了具有省科学院自身特色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对产业链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是做强“一院”夯实科创根基。省科学院主动对标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全面开展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建设,加强机制统筹、资源统筹、力量统筹,聚力构建一个系统协同、共生互促的,能高效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生态系统,打造科技创新集团军。
  二是做优“两制”激发科创活力。根据不同的创新阶段建立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技术的原始创新或者研发阶段,建立的是公益性的现代科研院所体制机制;而在技术育成孵化和技术服务阶段,建立的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三是做实“三体系”畅通科创全链条,建设知识创造转移体系、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覆盖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开发,到知识和技术应用验证,再到知识和技术价值实现的全过程,每个体系匹配相应的创新载体和专业人才,聚焦不同的目标任务,全链条推动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是做深“四融合”催生科创生产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有效嫁接与深度融合。
  总的来说,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深化改革是保持发展生机活力的关键。只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方位对接,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打通“最后一公里”
 
  《南方》杂志: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服务方面,省科学院有哪些方面探索?
  廖兵:省科学院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能力。
  一是以模式创新加速成果转化。通过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激活转化过程中的全部要素资源,建设企业化运营的孵化载体、捆绑孵化链条上各创新主体利益、技术经纪人专业团队操盘运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成立以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为目标导向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平台,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激励、技术经纪人持股跟投、合伙制天使基金培育初创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和运营、技术经理(纪)人培养等组合式体系化举措,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创富活力。
  二是以路径创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链接优势资源,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引导院属研究所把技术研发与区域产业特色、企业创新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为技术转化提供应用场景,用市场需求推动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全方位服务支撑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每年服务企业3.8万家(次),与10多家省属国有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达成多项实质合作;与我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对接,依托近30个企业工作站,200多名企业科技特派员,贴身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为4000余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枢纽。
  三是以载体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在佛山、梅州、江门、珠海等地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据国家权威机构2017—2021年统计数据,省科学院“四技”收入连年位居在粤研发机构榜首,在全国3000多家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中名列前茅。从2015年1.7亿元增长到2022年8.8亿元,增幅达4倍;孵化企业300多家,其中以自有技术孵化技术型企业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2022年,孵化企业中科云图入选广州未来“独角兽”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无人遥感网运营商。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南方》杂志:您带领的科学仪器研发团队是国内最早的原子光谱研发团队之一,团队研发的成果广泛应用于产业。在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实践和思考?
  张冠文:中科谛听是依托广东省科学院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在2020年创设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油液分析光谱仪,用于大型装备的故障预警与诊断。我从2000年开始就在研究所跟随国内第一代、第二代科学仪器研发专家从事科学仪器的研发工作,其间也尝试过不同的成果转化模式,但一直很难打通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通道,为此我感到十分苦恼和迷茫,也不清楚具体怎么做科技成果转化。
  直到广东省科学院2015年重组以后,特别是近年来省科学院以市场化机制构建技术育成孵化体系,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相关做法和成效经过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的验证。这对我们愿意投身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线科研人员来说,感到非常振奋,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我们的重大机遇。
  2020年年中,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到所里调研,我们积极参与项目对接。评审项目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我们的第一个项目在最后评审环节没通过审核。败而不馁,我们再接再厉,第二个项目通过了,这就是“转盘电极原子发射光谱仪”(油液分析光谱仪)项目。依托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技术经纪人团队精准对接服务和佛山当地装备制造产业配套资源,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就注册成立了广东中科谛听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地佛山。
  在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的帮助下,我们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创业团队中科研人员任职董事会但专注研发,不干预公司日常运营。在公司,科研人员只作为参股股东,按股权比例在董事会出任董事,帮助公司完善产品与技术;公司总经理是外聘的职业经理人,负责运营管理工作。
  成立以来,中科谛听立志于做细分领域“国内乃至全球数一数二的产品”,突破仪器的物理极限和性能极限,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完成四代产品的快速迭代,成功研发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产品,并开发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技术平台。
  未来,中科谛听将在精密仪器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赶超,努力成长为仪器设备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以高质量的检测仪器装备支撑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发展。
 
       记者:许俊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