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省科学院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门产研院”)院长林展江一直在位于江门人才岛的办公室准备今年拟开展工作的资料和方案。
“今年我们有几个项目会落地投产,还有几个项目正在洽谈中。相信今年是个丰收年!”林展江对今年工作充满信心。
在江门产研院展厅内,林展江向媒体记者介绍着一个个即将落地投产或意向落地的项目:耐高温有机硅涂层材料项目、5G+8K超高清显示用高亮背显示模组项目、一站式美妆创新服务项目……据介绍,自2020年8月成立以来,江门产研院举办了“邑科汇”系列成果对接活动,成功对接了100多个项目,目前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的项目就有60多个,取得较好经济社会效益。
介绍江门产研院技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项目
总结经验,林展江表示:“江门产研院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环节的不同需求,进行协同创新,推动研发成果更精准地对接各个地方的产业需求。”
此外,江门产研院积极导入各类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技术育成孵化,深入开展技术服务。根据蓬江、台山、鹤山、恩平等县(市、区)的产业特点,精准布局“一院多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门传统产业最大需求就是转型升级,为此,江门产研院发挥超级算力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联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在江门设立分中心,依托省科学院不同学科的科创力量,助力江门市摩托车、智能家电、装备制造及健康食品等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
“特别在摩托车、船舶制造等领域的新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得到了广泛应用,以现代科技手段驱动江门快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林展江表示。
林展江举例说,江门某知名摩托车企业通过应用超算模仿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周期从原来的6个月缩短到15天。江门大型船舶企业应用超算进行船舶整体设计及常态性能预估与分析,设计精度超过95%,节省模具开发费用超过50%。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产研院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探索出一套“先试用、后付费”的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促进科技成果需求方与供给方“双向奔赴”,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率。
记者:赵可义
原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KHd-r-aGEBBq9u5mpXI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