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科学报】地理环境和扩散能力影响中国鸟类物种组成差异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3-10-23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团队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斯幸峰团队合作对1146种中国繁殖鸟类的地理分布数据与谱系发育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环境和扩散能力对中国鸟类物种组成差异(即beta多样性)空间格局形成具有显著影响。相关成果发表于Zoological Research

  物种组成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该问题的深入理解需要我们同时考虑地理环境背景与物种扩散能力所带来的影响。胡焕庸线(又称黑河-腾冲线)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线两侧环境差异对中国社会、经济与生态格局影响深刻。然而,该线两侧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机制是否存在同样显著差异,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该研究发现,胡焕庸线两侧的繁殖鸟类群落beta多样性具有明显不同的主导组分与环境驱动因子。在线以东地区,繁殖鸟类群落物种与谱系组成的差异由气候驱动的物种周转所主导;在线以西地区,繁殖鸟类群落物种与谱系组成的差异由生境异质性驱动的物种嵌套所主导。该研究还发现,扩散能力越强的鸟类受气候、生境异质性等环境因子的过滤作用的影响越大,形成更同质化的群落。

  该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地理环境和扩散能力差异对中国繁殖鸟类组成差异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为制定因种施策、因地制宜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的资助。梁健超和丁志锋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胡慧建和斯幸峰为共同通讯作者。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24272/j.issn.2095-8137.2023.076

  

  记者:朱汉斌

  原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292.s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