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羊城晚报 新华网责任编辑/李俊豪 羊城晚报记者/李钢 日期/2022-09-19
记者从广东省科学院获悉,近日,该院微生物研究所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告的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19个),将依托研究所的国家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下称“资源库”),这对于促进华南地区特色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加强农业微生物模式菌株收集整合和农业微生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和完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农业微生物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拥有多个高质量资源库
据了解,长期以来,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得到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和广东省科学院的大力支持,成为国际布达佩斯条约确认的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全世界48个之一,全国3个之一),建立了全球模式菌株库(GTSB)、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多个高质量的战略微生物种质资源库,资源保藏量、覆盖种类、功能特色、共享能力均居华南地区首位。近10年来向社会提供微生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50000余株次,应用单位超过15000家,收集整合微生物模式菌株3800余种,保藏微生物专利菌种2800余株,为我国的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7项奖励,研究成果“农业微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入选了“十三五”广东省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挑战:优质种源对外依赖度较高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朱红惠研究员表示,资源库建设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农业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功能的最大化已经成为未来全球农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同时,食用菌等微生物也是人类重要的基本食物来源,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菜、果、油,居第五位,是耕地之外的重要粮仓。此外,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水体净化、土壤修复、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能开发等农业相关领域的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与农作物种质资源一样,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物质基础。
据记者了解,种质资源库的核心是资源的收集保藏和高效共享。目前,我国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量质脱节、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少、优质种源匮乏、资源分散、共享转化效率低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我国相关产业种源自主率不高,产业链源头创新能力不足,菌株资源外向流失严重,优质种源对外依赖度较高、面临“卡脖子”风险等问题。例如我国作为食用菌生产大国,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5%,但许多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菌种却来自国外。
新规划:优化完善种质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
据朱红惠介绍,接下来,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以国家农业专利和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契机,优化和完善种质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依托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收集和整合国内外的农业微生物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创新资源权益分配与共享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吸纳保藏国内外的农业微生物专利菌株,持续扩充种质资源库的模式菌株和专利菌株的保藏规模,显著提升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国内外影响力。
种质资源库还将积极推进广东省内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和关键功能种源的发掘保护,注重收集、发掘和保护具有应用潜力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加大对种质资源库收集和保藏的农业微生物的深度鉴评,加强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创制及其功能机制解析,注重将资源保藏与产业转化相结合,使得高附加值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动种质资源库由相对单一的资源保藏向综合性的资源中心转变,持续提升广东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为我国农业微生物种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资源和技术支撑。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龙锟 日期/2022-09-19
9月5日,农业农村部公告了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19个),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成为国家队当中的广东力量。其中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
广州日报2022年9月19日第8版
9月19日,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朱红惠告诉记者,我国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着量质脱节、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少、优质种源匮乏、资源分散、共享转化效率低等问题。
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是开展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收集、发掘、保藏、鉴评和共享利用的重要载体,是微生物种源的“银行”。据朱红惠介绍,他们将以国家农业专利和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契机,推进广东省内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和关键功能种源的发掘保护,加强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创制及其功能机制解析,使得高附加值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超低温保存库
种质资源库是生物技术的关键
朱红惠告诉记者,食用菌等微生物是人类重要的基本食物来源,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菜、果、油,居第五位,是耕地之外的重要粮仓。此外,微生物在食品加工、水体净化、土壤修复、废弃物资源化、生物质能开发等农业相关领域的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以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等为代表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微生物生产蛋白、淀粉已成为现实。作为底盘细胞和细胞元件,微生物种质资源为制造高性能‘微生物种业芯片’提供高品质‘晶圆’的价值更为凸显。” 朱红惠说。
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为何被称为微生物种源的“银行”?朱红惠解释说,一方面,种质资源库通过广泛收集和保藏分散的微生物种质资源,采用专业保藏技术维持种质资源的原有生物学性状,大大降低了微生物分散存储和传代过程中的变异、退化和失活等风险。另一方面,种质资源库通过开展共享服务为社会提供了公开获取种源的重要平台,不断满足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种质资源库的规模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生物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在1999年将微生物资源的收集、整理、保藏列为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累计建成了国家菌种库和地方菌种库等微生物种质资源库48个(源自WDCM数据),保藏资源总量超50万株,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种源质量、功能鉴评、共享效率以及转化应用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朱红惠表示,目前中国相关产业种源自主率不高,产业链源头创新能力不足,菌株资源外向流失严重,优质种源对外依赖度较高。“金针菇、蟹味菇等虽然很常见,但是母种长期依靠进口。外国公司每年从我国赚取高额的种源使用费,而我国还要承担着使用国外菌种的不可控的潜在风险。”
广东微生物资源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在微生物资源发掘保护和共享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是中国率先开展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涉及门类最多的省份。
早在2002年,广东就将微生物种质资源纳入了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005年广东建成了微生物、农作物、花卉等一批生物种质资源库,其中微生物种质资源库便是依托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建设。
2021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确定了第一批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即“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栽培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和“广东省动物卫生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同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普查,普查工作由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牵头,基本摸清了全省现存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分布情况,明确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后,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将依托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是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农业微生物子平台的最早参建单位之一,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生物材料保藏中心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认的布达佩斯条约国际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我国3家之一,国际48家之一)。
让高附加值农业微生物资源得到利用
据朱红惠介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长期致力于热带亚热带农业微生物资源的分离、收集、鉴定、选育、保藏和共享应用研究,建成了国家专利菌种库、全球模式菌株库(GTSB)、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多个高质量的战略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藏模式菌株3800余种,专利菌种2800余株,资源保藏规模、覆盖种类及功能特色均居华南地区首位。
中心累计为社会提供种质资源共享服务超10万余株次,应用单位超过15000家,保藏专利菌株2800余株,收集和整合模式菌株3800多种,提供技术服务20000多次,资源保藏和共享效率位居全国前列。
朱红惠表示,他们将以国家农业专利和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为契机,加快收集和整合国内外的农业微生物模式菌株和标准菌株,持续扩充种质资源库的模式菌株和专利菌株的保藏规模,显著提升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质量和国内外影响力。
“种质资源库还将推进广东省内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和关键功能种源的发掘保护,注重收集、发掘和保护具有应用潜力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我们还将加强高效菌株的选育和创制及其功能机制解析,注重将资源保藏与产业转化相结合,使得高附加值的农业微生物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推动种质资源库由相对单一的资源保藏向综合性的资源中心转变。”朱红惠说。
来源/广东科技报 记者/胡漫雨 日期/2022-09-23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告了第一批国家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名单(19个)。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入选,将依托研究所的国家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建设“国家农业专利与模式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广东)”,这对于促进华南地区特色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加强农业微生物模式菌株收集整合和农业微生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和完善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农业微生物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科技报2022年9月23日第7版
据介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长期以来在省政府、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成为国际布达佩斯条约确认的专利生物材料保藏机构(全世界48个之一,全国3个之一)、建立了全球模式菌株库(GTSB)、广东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等多个高质量的战略微生物种质资源库,资源保藏量、覆盖种类、功能特色、共享能力均居华南地区首位。近10年来向社会提供微生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50000余株次,应用单位超过15000家,收集整合微生物模式菌株3800余种,保藏微生物专利菌种2800余株,为我国的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种质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7项奖励,研究成果“农业微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入选了“十三五”广东省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
以上报道链接:
1.新华网:
http://www.gd.xinhuanet.com/2022-09/20/c_1129017072.htm
2.羊城晚报:
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10/#/newsDetail/0/41054888.html?isShare=true
3.广州日报: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2/09/19/161d3102abde48db855ab64eaed3e692.html
4.广东科技报:
https://www.gdkjb.com/epaper/view-9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