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野生红菇子实体 吴清平团队/供图
红菇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野生食用菌品种,但由于红菇菌丝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困难,尚无人工栽培子实体的准确方法。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团队找到了潜在的制约红菇人工栽培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发表于《基因》。
研究人员通过对华南地区的红菇资源进行调查和鉴定,获得了准确的灰肉红菇子实体,提取出高质量基因组DNA,并对灰肉红菇基因组进行测序,进行高通量测序数据的从头组装以及功能基因注释;还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将4个代表性物种与灰肉红菇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研究发现,灰肉红菇的碳水化合物水解酶的分布与其他菌根真菌如松茸、牛肝菌相似,而数量和种类较腐生菌而言偏少,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和碳水化合物酯酶,这可能是其难以利用人工碳源培养基完成生长的潜在原因。在灰肉红菇中未发现与菌根诱导相关的小型分泌蛋白,表明在灰肉红菇中可能存在一些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特殊效应蛋白。
研究结果为大型真菌特别是菌根型真菌的营养生态进化研究提供了基因数据支持,也为下一步筛选灰肉红菇可利用的营养源奠定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ene.2021.145996
1. 科学网2021年11月18日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1/469264.shtm
中国科学报2021年11月19日第4版综合
2. 中国科学报2021年11月19日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1/11/366631.shtm?id=366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