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南方日报】科研院所“靠前作战” 创新主体“错位发展”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1-09-24
 
南方日报2021年9月24日第A2版 广州观察·观点
 

作者:陈宇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广州科技创新大会提到,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领跑行动,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同时,实施创新主体提质领跑行动,完善科技服务供给,有力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这是广州结合发展现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举措。相比于其他地区,广州具有创新主体多元、基础研究较强等优势。现有的“存量”创新要素之间——科研院所、企业组织、服务机构等——提升协同效率,将助力广州整体科创水平更上一层楼。

  如何发挥好广州繁多的科研院所智慧资源,既关涉到广州科技创新“策源”效能,也会影响下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广东省科学院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广州的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突破。

     科研院所面向经济主战场应当扎根“前线”

      近年来,我们国家在产、学、研、用等方面,各个创新主体的协同配合较为紧密,这也构成了我们科创实践的鲜明特色。

      其中,有政府组织的互动:行业机构、专家智库、产业联盟、创新平台,形成了紧密的、有机联合的生态体系;也有按照市场自发产生的互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越发活跃,从中产生出很多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

      作为与制造业等产业领域频频互动的科研院所,广东省科学院设立了形态丰富的产业化机构和组织。既包括直接面向企业的拓展及服务单位,也有面向不同地市的地方性推广机构。例如,在佛山、梅州、江门、珠海等省内多个地市,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

      这类研究院的设立致力于服务地方产业特色。梅州的陶瓷和金属加工业较为发达,广东省科学院从广州输出、在当地建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就能够将广东省科学院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进行落地。例如,我们会通过工业互联网对陶瓷产品开展全生命周期追溯、标识管理。

      此外,在微生物安全与健康、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无人机与空间智能等领域,广东省科学院现已积累了不少实践案例。广州地区的科研团队,主动“走出去”与一线地区签订研发人物协议,实现了产业与科研的有效互动。这是广州科创“策源”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见证。

      科研院所能够与企业、地方政府保持互动,本身就是其生命力旺盛的表现。目前,广东省科学院17个研究所,覆盖了生物与健康、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装备与制造、电子与信息、智库与服务六大创新板块,可以对接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近年来,不同院所跟多个地方机构、龙头企业合作越来越紧密。

      经由实践可知,创新是一个动态循环、层层递进的过程——面向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的原始驱动力,首先来源于产业痛点、企业发展的需求。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下游企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新需要、新机遇又将反馈给上游研发单位。

      因此,下游广大企业是科研院所工作的“指示灯”,科研院所则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引擎”。二者长期共生共荣,但前提是双方需要有紧密的联系合作,这就要求广大的科研单位尤其是地方性科研院所,要勇于“走出去”,去往前线田野第一时间获悉产业需求。

      广州院所要有“清晰定位”与“错位意识”

      广东省科学院会定期将地方需求表推荐给下属的各类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这个渠道,就能比较有效地基于掌握的创新资源,与“发榜方”对接。尽管并非所有的创新诉求都能满足,但广州的科研团队能够扮演“枢纽”角色,推荐其他相关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协同攻关。

      “定期从地方反馈创新需求”的制度建设,正是广东省科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前提保障。传统观点会认为,科研院所与应用环节会有距离,甚至是脱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科研人员必须正视、改善这个问题。

      这就需要科研院所首先对自身业务有一个清楚的战略规划,特别是与纯粹的学术研究单位之间,应当有所区分。目前看来,之所以会有“研究机构和地方研究脱节”的问题,就是因为科研院所本身的战略规划尚不明晰。

      面向“十四五”,广东省科学院确立了“一院两制三体系四融合”的发展战略以及“打造卓越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目标愿景。省科学院打造的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是对产业链的不同阶段都可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

      “一院”是指省科学院,重组以来,省科学院整合了多个科研院所,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品牌和标识的打造。

      “两制”是指不同的创新阶段所需要的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技术的原始创新或者研发阶段,需要的是公益性的体制机制;而在技术育成孵化和技术服务阶段,需要的是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三体系”分别是知识创造转移体系、技术育成孵化体系、产业技术服务体系。

      “四融合”就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这四链融合。

      可以看出,省科学院的角色转变成了科技创新“综合体”,而非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专门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当前,广东省科学院聚焦产业发展的应用基础研究,兼顾重大技术应用的基础研究,目标是满足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这样的定位,就是要真正解决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地方经济脱节的现象。

      广州目前拥有华南地区最为集中的科研院所。这些研究单位也应当有错位意识,以及各自的清晰定位。创新主体能否摆正位置,将极大影响技术成果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程度。

  (作者系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研究员、科技业务部部长)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m/ipaper/nfrb/html/2021-09/24/content_30832.htm?from=weChatMessage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