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卞德龙 来源/南方+ 日期/2021-08-19
8月19日上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广州,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小兵忆起自己10余年的科技援藏经历,感慨万千。
西藏地处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气候温暖,森林资源和真菌资源十分丰富。作为食用菌研究专家,早在1997年—1999年,杨小兵就被抽调参加了广东省和两院(广东省科学院、中科院广州分院)组织的科技援藏项目,每年5月—9月进驻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工作。
在西藏期间,杨小兵负责规划组建了自治区第一个食用菌研发实验室和第一个食用菌栽培基地,培养了一批藏族技术员,并带领他们成功驯化栽培出第一批西藏野生食用菌品种。
杨小兵(右)在当地指导食用菌栽培
2009年至今,杨小兵带领着研究所食用菌团队,又持续承担了多项广东省和省科学院对口林芝地区的科技援藏项目,联合当地科技部门开展食用菌高原栽培研究,指导当地藏汉同胞发展食用菌生产。
带领团队10多次进藏的经历让杨小兵记忆深刻:当年从内地辗转运到高原的食用菌生产设备大都已经磕碰变形,找不到机修师傅,杨小兵和团队成员张一帆配合,自己动手硬是将两台损坏的机器拼装成一台;自主设计的生产装置找不到机械厂加工,团队成员就找来木工师傅先做成木制流水线,照样让工效提高好几倍;更让杨小兵印象深刻的是,每次上高原的适应期,他都要克服彻夜难眠的剧烈头痛,如今上年纪的他还落下了劳累过度就会持续头痛的病根……
不过,杨小兵说,在西藏工作也留下了许多与藏族同胞亲密无间的美好回忆。
“你对藏族同胞真心相助,他们也会掏心窝子给你,恨不得什么东西都跟你分享。”杨小兵说。
杨小兵团队成员在西藏参与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
如今,通过广东省微生物所林芝食药用菌科研基地的示范带动,西藏特有的白肉灵芝已经在当地的某科技示范家庭农场和很多藏族农户大棚里大面积种植,每斤卖到500元以上。杨小兵团队亲手建起的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国家级试验平台,他培养的徒弟已成长为自治区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专家和研究所领导,援藏成果获得自治区和农牧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科技援藏和在各地科技扶贫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懂得,科学研究要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看到自己的设计方案变成一座座菇厂、一条条生产线、一车车鲜蘑菇、一个个主题农庄,是一种值得回味的幸福。”杨小兵说。
通过多年科技援疆的积累,两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建立。鉴于食用菌科技援藏扶贫工作的出色效果,西藏林芝市科技局几乎每年都会选派一批农技推广人员到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参加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培训。
原文链接: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8/19/c5653723.html?colID=0&firstColID=24880&appversion=7900&from=weChatMessage&date=MmIwY2ZmMzMtNjNmNy00NDM0LTlhYjEtZmM3ODc1YzUzY2Nj&lay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