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食药用菌及生理功能研究团队研究揭示人工驯化“红褐灵芝”的潜在药用价值。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马来西亚科学》。据悉,该所正高级工程师胡惠萍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Ganoderma mbrekobenum是2016年在加纳被发表的一个灵芝新种,与普通灵芝相比,其外观呈现红褐色,本文作者根据原有的斯瓦希里语的意思为其命名为“红褐灵芝”。该研究中的标本采自于坦桑尼亚东部,为该地区首次报道。
研究人员通过分子鉴定,得到该标本的ITS序列,与现有灵芝属品种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合其宏观及微观形态,确认其为“红褐灵芝”。系统发育树表明了“红褐灵芝”与同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生长的G. zonatum,G. boninense和G. australe有更接近的亲缘关系。
对其人工驯化的研究表明,“红褐灵芝”可利用木屑等作为栽培料,在27~30℃,相对湿度85%~90%下正常出芝,栽培周期为78天,生物转化率(16.3%)略低于目前两个国内常用的灵芝市场品种韩芝2号及沪农1号(19.3%及19.8%),但远超过一些野生品种,如南方灵芝(12.8%),白肉灵芝(10.1%~11.4%)等,具有较好的人工栽培的潜力。其子实体均匀度超过以上两个灵芝品种,质地较坚硬,品种的抗逆性也更强。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体外对于人肝癌细胞HepG2,人脑癌细胞U87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IC50为115μgmL-1。另外,成分测定表明,同样栽培条件下,其灵芝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两个灵芝市场品种,为1.12%,灵芝酸A的成分则显著低于它们,显示其三萜成分与普通灵芝品种并不相同,还需要后续开展研究。
该研究开拓了新的灵芝属品种,第一次针对“红褐灵芝”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揭示了灵芝属中其他品种的潜在利用价值;下一步可以继续优化栽培条件,并针对其开展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为潜在药用菌的发现提供新的品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