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
珠江频道《摇钱树》播出节目《消失不见的保土利器》
节目链接:https://www.gdtv.cn/tv/f82cd7aeb55891b242b7c46a43d6e171
https://m.itouchtv.cn/article/aa02670182f70eab2994c971fa4b8db3?shareId=JLMOc9NA
来源:南方+
记者/周志方 编辑/李力嘉
日期:03-23
地膜在现代农业种植中广泛使用,它能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并提高肥效,是现代农业高产、稳产、高水平标准化种植的一大“神器”。但大量使用的塑料地膜,在作物收获后仍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和损害。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材料团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全生物降解地膜研发与应用,力求解决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促进农业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省生工所”)材料团队在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举行其研发的“马铃薯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现场测定会。通过现场采收、称重、检查等环节,该项技术各应用指标达标,顺利通过现场测评。
项目组成员与参会领导专家
“本次现场评测主要是考察全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产量和青头薯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降解效果和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宜性。”省生工所高级工程师谢东介绍到,该项技术本次在冬种马铃薯上总示范应用面积达400亩,在园洲镇的为200亩。
去年11月中旬马铃薯栽种后开始覆膜,通过4个多月的实地应用,增产效果明显。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马铃薯收获期出现明显的裂口,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能满足机械化收获的要求。“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冬种马铃薯产量较普通地膜增产10%,平均在400-500斤/亩。”
马铃薯产量现场测定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和普通地膜一样有效防治青头马铃薯的产生,但在增产、满足机械化采收以及环保方面,比普通地膜效果更好。”华南理工大学何慧教授、广东省农业环保与农村能源总站黄玩群研究员、广东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徐培智研究员等专家在现场实地观看测评后,对该项技术的示范效果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在土壤中降解,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马铃薯机械化收获
据了解,省生工所材料团队根据广东省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的生理特性,开发出了多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及配套的栽培技术,并在全省范围内的多种作物上开展示范应用与推广。
随着国家对农田残膜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广东省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应用。“目前,广东省已经在13种农作物上成功应用了全生物降解地膜,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张育灿说到。
【图片】受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