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研究部孙中宇博士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通过对生态恢复不同阶段的地上植被与土壤孢粉系统对照研究,阐释了土壤孢粉数据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恢复中的应用局限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上,主题为“To what extent local forest soil pollen can assist restoration in subtropical China?”。
当前,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生态恢复实践,但应该按照怎样的轮廓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在学术界仍存在较大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以人类干扰前的生态系统作为参照来进行生态恢复,但未受干扰的生态系统却很难找到。于是学者们尝试利用沉积孢粉的数据来重构古生态系统,并以此作为生态恢复的参考。以往的研究多以区域尺度沉积的化石孢粉作为数据重构古生态系统,而恢复地原位土壤沉积孢粉的作用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并且这些孢粉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生态恢复也缺乏相关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南亚热带地区森林原位表土孢粉的种类与地上植被种类的相似度较低,因此在利用这些孢粉确立参照系统时需要慎重。研究还发现,退化生态系统的深层土壤中含有部分顶级群落中植被的孢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退化生态系统重新恢复的可能性。一些“稳定”的孢粉种类一直存在于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如来自于松属、栲属、白颜树属、芸香科、山龙眼属、山黄皮属、禾本科、芒萁属和凤尾蕨属的孢粉,上述孢粉的持续存在说明这些物种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这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恢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数据表明,在生态恢复的初期,采用来自松属、禾本科、忍冬属、木麻黄属、山黄麻属和栎属的物种作为先锋恢复种会更有利于生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