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科研进展】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现新物种 “海珠微瓢虫”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5-03-07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生态与害虫控制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在广州市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昆虫调查监测过程中发现了昆虫新物种——海珠微瓢虫(学名:Eidoreus haizhuensis Liu et Li, 2024)。该物种于近日在2025年广东省“世界湿地日”暨红树林保护宣传活动上正式发布。

海珠微瓢虫属于鞘翅目微瓢虫科(Eupsilobiidae),体长仅1.2至1.3毫米。其体色呈红棕色,足和触角颜色较浅;表面光滑,覆盖有稀疏而短小的黄色刚毛;触角10节,端部2节明显膨大。这些特征为其分类学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科研团队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形态学比对以及文献查阅,确认该物种为新物种。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为“海珠微瓢虫”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科研团队在海珠湿地的昆虫调查中,共采集了超过50万头昆虫标本,经过数月的分拣和鉴定,最终从数万头甲虫中发现了3头“海珠微瓢虫”标本。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甲虫的物种多样性,也为研究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昆虫群落的演化和生态功能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据悉,此次发现的微瓢虫科(Eupsilobiidae)是一个小众类群,在此之前全球仅有7属19种,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等地。微瓢虫科及其物种在我国发现尚属首次,这标志着我国在甲虫分类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也为微瓢虫科生物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Zootaxa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工作,在昆虫分类学、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科研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开展城市湿地昆虫多样性研究,探索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及其保护策略,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力量。此次发现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为公众了解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论文信息:Liu, Zhenhua, and Zhiqiang Li. Family-level diversity of Coleoptera (Insecta) from the Nanling Mountains and the Greater Bay Area, China. Zootaxa 5528.1 (2024): 17-37. https://doi.org/10.11646/zootaxa.5528.1.5


供稿:省科学院动物所

撰稿:李欣欣

审稿:黄丹 陈金平 吴玉春

校稿:徐超 肖捷 章震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