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蓝皮书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指数(2021)》发布:迈向全面协同发展的全球城市区域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22-12-14

  12月10日,在惠州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深圳大学等单位面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指数(2021)》。

——————视频概览——————

 

[video:压缩-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指数发布视频1121-1]
 

 

——————全文概览——————



背  景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被赋予了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深化内地与港澳全面合作、共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重任。

  然而,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仍然面临不同制度、不同关税、不同法律之间对接带来的巨大挑战,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仍然存在,区域内部包容性、协同性有待加强。

  本指数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专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综合决策和协同服务研究与示范”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粤港澳区域联动机制与优化对策”的研究成果,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会同深圳大学等多家机构联合发布。

  指数蓝皮书的发布,旨在为大湾区协同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为大湾区突破制度障碍,迈向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与范式!


理论框架

  当前,全球化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流空间”正在重塑全球城市区域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范式。

  相比而言,粤港澳大湾区多元制度边界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更为复杂,区域边界在阻碍要素流动与市场一体化的同时,也成为区域治理的薄弱地带。

  因此,本指数从流空间网络关系与区域边界效应的综合视角构建大湾区城市群协同测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理论框架图


指标算法

  从产业协同创新、服务协同共享、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协同治理、制度协同安排五个维度构建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综合测度的五维模型。在此基础上,集成产业、服务、资源、环境、制度等领域空间大数据,最终以5个维度、4个层次、73项细分指标构成协同指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着重测度城市之间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水平的智能化动态评估。


五维模型图



指标体系图

 

测度结果

产业协同创新

  产业协同创新以广深港三个城市为核心,形成广深、深港、广港三条产业协同发展带,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空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现实基础。但东西走廊呈现不均衡不平衡的状态,东岸广深港走廊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明显高于西岸。


产业协同创新水平排序


服务协同共享

  广深、广佛、深莞、穗莞、港深之间具有较强的服务协同共享水平,其中,交通出行服务的共享程度最高,其次是物流服务,香港、深圳和广州在金融协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的中心性作用。


服务协同共享水平排序


资源协同配置

  资源协同配置主要集中于湾区东岸城市,广深两个城市的资源协同配置能力尤为突出,其次是佛山和东莞,湾区西岸城市的资源协同配置能力有待提升。


资源协同配置水平排序


环境协同治理

  环境污染具有明显的边界效应,边界区域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的薄弱环节。目前环境协同治理局限于“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内部,都市圈与都市圈之间、港澳与内地之间的跨境协同治理仍有待提升。


环境协同治理水平排序


制度协同安排

  城市之间制度协同安排主要发生在广佛、深莞、深惠、港深、广深和澳珠之间。地理邻近城市之间呈现更加紧密的双边合作关系,三边合作关系则更多受到国家战略和都市圈战略的驱动。


制度协同安排水平排序


五个维度聚合表征

中心性

  深圳、广州:凭借其在服务协同共享、产业协同创新、资源协同配置领域的辐射力成为影响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核心枢纽。

  东莞、佛山:发挥第二梯队的核心作用。

  香港、澳门:受跨境边界的影响,协同能力受到较大限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尚未完全发挥。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能力排序


网络结构

  协同关系网络整体呈现东岸强、西岸弱的特征。

  相较于固化的“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都市圈的传统认知,深圳、广州的协同影响力超越都市圈边界,呈现相互渗透的空间网络关系。

  深佛、深珠以及东西岸之间,正在结成跨越都市圈的紧密协同关系。

  这种空间关系的重塑将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网络特征



协同发展水平排序

(省科学院地理所/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