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UC)是较为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其临床特征是持续性或反复的血性腹泻、腹痛和不同强度的炎症症状。近年来,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UC发病率逐年上升。UC的症状是慢性的、反复发作的、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UC的病因尚不清楚,该疾病通常是多种因素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免疫反应、遗传背景、环境刺激和微生物失调。在这些因素中,肠道微生物群被认为是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证实,UC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有益菌与致病菌比例的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差异组成不仅影响肠上皮屏障的完整性,而且在肠道内各种代谢物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中药对UC的疗效优于西药,且副作用更小,可以作为UC治疗的替代方法。省科学院广东微生物研究所谢黎炜研究团队首次证实溃结灵通过恢复UC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水平和有益的代谢生成途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环境。利用DSS诱导C57小鼠构建了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通过5倍交叉验证和随机森林分析,确定了7个具有代表性的细菌类群,反映了运用溃结灵治疗后DSS介导的UC模型小鼠致病状态和恢复期。这一发现支持了传统中药溃结灵介导肠道微生物促进肠炎恢复的观点,由此推导肠道微生物可能是参与减轻UC症状的关键结点。
5月15日该研究“Kuijieling, A Chinese medicine alleviates DSS-induced colitis in C57BL/6J mouse by improving the diversity and function of gut microbiota”发表在《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上。
(省科学院广东微生物所 盘桂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