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省生态环境技术所在土壤界面表面络合模型的应用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来源:广东省科学院 时间:2019-12-16

近日,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刘同旭研究员团队将描述水化学中离子吸附的表面络合模型,应用于土壤表面酸碱特征和重金属Cd形态分配,取得阶段性进展:将表面络合模型应用到华南的非石灰性土壤,描述了土壤的表面酸碱物种的形态分布,阐明了可变电荷土壤的酸碱缓冲机制,并定量评估土壤物质参与酸碱缓冲反应的贡献,可为精准改良酸性土壤提供理论指导;将表面络合模型应用于稻田土壤-水界面中重金属镉的形态分配,定量评估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镉形态分布的影响,指出酸碱度是影响镉形态转化的关键因素,可为稻田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国际土壤科学领域重要期刊《Geoderma(IF=4.336)和中国自然科学综合性权威期刊《科学通报》。

[1] Yang Yang, Ying Wang, Yemian Peng, Pengfei Cheng, Fangbai Li, Tongxu Liu*. Acid-base buff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non-calcareous soils: Correlation with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urface complexation constants. Geoderma. 2020, 360

[2] 杨阳,彭叶棉,王莹,李芳柏,刘同旭*. 稻田土壤镉的表面络合模型及其生物有效性验证. 科学通报,201964.

(省生态环境技术所 杨阳/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