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认定124家单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省科学院地理所、电子电器所、资源利用所、工检中心、育成中心及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和湛江现代种业研究中心共7家单位上榜。目前,省科学院共有各类授牌科普基地36个,其中省级及以上授牌科普基地20个。
省科学院一直将“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积极推动科学普及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坚持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两翼齐飞,按照国家和地方对科普工作的部署,充分调动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科普活动,同时也展示了省科学院优秀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2020年共举办各类科普活动近300场次,线上和线下受众超300万人次。其中,省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暨2020年全国科普日广东省主场活动、2020年广州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获中国科协办公厅表扬,获评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本次获认定的七家单位,在科普工作方面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地理所将地理科学通过创新创意的手法转换成专题讲座、地理视频、专题图文、互动体验等科普节目,利用微信公众号、网上视频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将地理知识、野外方位识别与运动结合,让社会公众了解身边的地理学,激发青少年朋友对自然科学探索的兴趣。电子电器所积极普及电子电器产品的电学、化学安全知识和节能环保知识,加强公众对电子电器产品使用的安全意识和节能意识。资源利用所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重点向社会公众科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矿物研究相关知识与工艺流程,展示特色稀有稀散金属矿石矿物标本。工检中心开发“神秘的材料微观世界”、“微量元素与健康”等特色科普品牌活动,挖掘“多彩热冰”、“变色茶水”等趣味性高、互动性强、贴近生活的科普实验。育成中心科普馆借助VR虚拟现实体验设备,通过展示矿石、采选冶炼加工、先进材料制造、智能创新技术成果向公众普及从矿物资源到高端技术成果的工艺过程。广东粤微公司展出人工栽培的珍稀食用菌,让市民了解食用菌生长的全过程,学习食用菌分类、营养、功效等科学知识。湛江现代种业研究中心围绕甘蔗品种育种历史、选育杂交、种植和生产应用,特色花卉组织快繁技术,道地南药生长习性与功能作用等,运用分子技术、显微技术和三维立体展示等打造现代化科普教育基地。
(对外合作部 祝贺/供稿)